2022年1月7日星期五

《天下陷溺·援之以道》仁义人的安宅正路

《天下陷溺·援之以道》崇汉编著

(四)孟子《孟子》

仁义人的安宅正路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孟子《孟子·离娄篇第十章》。

注释:
暴:糟蹋;损害。自暴自弃。
弃:放弃;抛弃。
安宅:可安居之处。有仁德,有天理,自然安居之。
旷:空而宽阔。
弗:不。
舍:舍弃;放弃。

意译:
    孟子说:“自甘堕落的人,不可和他谈论道理。以种种借口推却自己应负的责任者,和他一起做事不会有成绩。
    “言谈不合礼义者,便称为‘自暴’。认为自身不能处仁行义者,便称为‘自弃’。
    “仁,是人最安全的住宅。义,是人的正大光明之路。现在的人,废弃安全的住宅不住,舍弃正大光明的路不走,真是可悲可叹啊!”

要旨及其他:
    1、为人损德败性(性:本性;自性),不负责任,起心动念只利自己不利他人,这种迷失了做人的正确方向者,必遭天怒人怨。
    2、孟子日:“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孟子·尽心篇第三十三章》。(意译:杀一个无罪的人,就不合乎仁;不是自己的东西而不问自取,就不合乎义。)
    3、指鹿为马者,毫无信用者,假公济私者,贪污及滥用职权者等,跟这些人从事任何事业,必陷入危局。因为这些人无仁无义,所作所为不但危害自身并且祸患无穷,甚至败家亡国。由此可见,如此世道人心怎不令孟子及诸圣贤深切的悲恸不已呢!?
    4、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经营者,设备齐全,虽然你有才华却无仁无义,是一家不择手段(不择手段:为达到某种目的,什么样的坏手段都可以使出来)欺诈顾客的“黑店”,试问会受到他人的信赖吗?会有成功的希望吗?反之,一位讲求仁义道德的人,树立了好榜样和尊严,处处受人欢迎和信赖,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用。

事例:
    日之运用,昼升于天以照外,夜入于地以照内;月之运用,前半月生明以照外,后半月退明以养内。——格物启示:用明之道。

浅析:
    1、人能用明于外,如日月之明,则能循规蹈矩,爱惜公物,谨言慎行,不履邪径,不欺暗室(不欺暗室: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也不违背良心做事),不为尘缘世情所染,如同光灿灿的太阳。
    2、人能用明于内,如日月之内明,则能胸怀坦荡,去妄存诚,除贪、嗔、痴人心之三毒,戒慎恐惧,内心光明磊落,如同光闪闪的珍珠。
    3、人能用明于“内外”,则无一不明,处处皆明。
    孟子曰:“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为人处世讲求仁义道德,它是人的安宅正路,又因内明外明,内外皆明,前途肯定无限光明,与日月齐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