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7日星期五

《天下陷溺·援之以道》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天下陷溺·援之以道》崇汉编著

(五)老子《道德经》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老子《道德经·三宝章第六十七》(节选)。

注释:
慈:仁慈;仁民;慈爱;爱物;同情。
俭:节俭;俭朴;勤俭;少私寡欲;俭可以培养廉。
器长:诸器具之长者,意即万物之主脑。

意译:
    本文: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我有三件宝物,一生保持不失。第一宝曰“仁慈”,第二宝曰“节俭”,第三宝曰“不敢争居于天下人之先。”
    本文: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有仁慈的心,就能善利世人与爱物而不计酬报,见义勇为,故在仁慈中能产生勇气。
    俭约可以使人少私寡欲,蓄精积德,精神饱满始能发挥广大的救人救世的大业。
    真心诚意的处理事物,不作居功傲世之想而甘居于众人之后,反而会得到众人的爱戴而能成器长,成为众人的领导者。
    本文: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如果不持守仁慈只求好勇取胜,舍弃俭朴,不择手段去搜刮财货而得来之广,不甘居人之后而只求争强好胜,这样必然走到死路里去。
    本文: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以慈爱待民,以慈战的一方必然战胜手段凶残的一方。以慈爱之心来防守则无不固。以仁慈心为人处世者,上天也会以慈爱保卫他们而得救。

要旨及其他:
    1、仁慈以爱其身,节俭以遏抑私欲,谦让以息事宁人,老子重视此三者,故称作三宝。
    2、慈母对子女任劳任怨,为了要负起抚育子女的责任而发挥母爱的力量。若将此慈爱之心转变为仁民爱物,无私奉献,就会为善利众生万物而见义勇为。
    3、节俭能使人少私寡欲,不为身外物所拖累,做到财货知足,知足常乐,积德行善,把精力用于扭转颓败的世道人心。
    4、一个品德(品德:道德品行)高尚的君子,不与人争强斗胜,处处为众人的利益着想而甘居于众人之后,反而会得到众人的尊重与爱戴,成为民众(民众:人民大众)的领导者。
    5、慈是本性中具有的美德,慈爱民众就会深得民心,就会获得民众和上天的保护,亦能领导民众走向康庄大道。
    6、天地有慈心,圣佛有慈心,父母有慈心,前辈有慈心。所以,以慈心为人处世者,天将救之,以慈卫之,无往不利。

事例:
    “夫慈故能勇”,这勇是由仁慈中生发出善利世人与爱物之真勇。
    耶苏说他为罪人而来,浪子回头最可贵,他自喻为牧羊人,他对人类施以爱心(博爱),其博爱也惠及社会上各类不幸的人们。
    耶苏在犹太各地巡回布道传福音,触怒了犹太教统治者,遭受当地胡作非为者和愚昧无知者的侮辱和造谣诽谤,加上耶苏的门徒“犹大”贪图犹太教的赏金而出卖了耶苏,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叫嚣以各种“罪名”要求国王“把耶苏钉死在十字架上”!
    当时,耶苏被钉在十字架上,忍受着痛苦,仍然宽恕、博爱的说:“父啊!饶恕他们,他们不知道他们所做的事。”
    耶苏圣人为真理、为拯救罪人而牺牲殉难,正是这种大无畏的博爱精神所生发出来的“真勇”而感召了所有的信徒,并尊称他为“基督”又称他为救世主,信仰耶苏的人被称为“基督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