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5日星期日

《讲义学习》信愿行(二)

《讲义学习》前人著

信愿行(二)

    从前贤的牺牲奉献所产生的信心:
    现在有多少前辈者日夜为道务奔波,他们食无定时,睡在飞机上、公车上,他们不求回报,任劳任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为道务奔波忙碌,他们这么牺牲,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就是对道有信心。
    例一:有一位老太太已经七十岁了,她可以享福了,她的儿女都很孝顺,但是她为了道,情愿牺牲个人的享受,开班时要煮饭给四、五十位班员吃。
    例二:可以举前辈者为道牺牲奉献的实例。
    因为前辈者的牺牲,使我们对道产生信心。
    从仙佛的显化所产生的信心:
    有一些灵修者,他们在佛堂可以看到仙佛的显化。
    从实践中产生的信心:
    我们看到前贤的示范及牺牲奉献而产生信心,我们受到前贤的关爱、照顾,以及听到前贤的智慧之语而产生信心,有了信心之后,再实践在日常生活上,改一分脾气,增长一分智慧,改二分毛病,增长二分智慧,渐渐的毛病越来越少,无明越来越消,智慧越长,信心越足,所以说信心是修道的基石。

(二)立愿是修道的原动力
    我们对道有了信心之后,要去实践,那么去实践必须要有推动力,这个推动力就是「愿力」,所以说立愿是修道的原动力。

甲、什么是愿?
    愿就是志向、心愿,是发心学习圣贤,并不是世俗人所说的发誓。
    修道就是发心学习圣贤,在过程之中,会遇到很多考验、阻碍,所以必须发愿,才能成功。

乙、立愿的重要性
    让信心不移:
    人心是善变的,信心随着情绪的起伏而改变,也會随着环境而改变,顺境时很有信心,逆境时就失去了信心。立愿就是让自己的信心,不管顺境逆境,都不改变。
        上天的表白:
    立愿乃写一封信给    老母娘,否则    上天怎知汝之意向,仙佛如何暗助加灵加智慧呢?应有一颗赤诚的心向    上天表白。
    对业力的承诺:
    我们在修道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以及阻力,这些阻力就是业力,业力的力量很大,它会把我们拉往地狱。
    在这世上有三种力量是最大的,就是佛力、愿力、业力。业力的力量虽然很大,但只要愿力超过业力,就能消业力。修道除了求    上天慈悲加佛力之外,更重要的是愿力,有愿力并付诸实行就能消业力。
    自己努力的目标:
    人生若没有一个目标,就象船在大海中没有一个方向,立愿就是让我们将来有一个目标,才不会迷失。

丙、立什么愿?
    世俗人:例如立志当科学家,当医生,当老师,当工程师等。
    圣佛:
    地藏古佛: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南海古佛:度尽众生,若众生不度尽,誓不成佛。
    南无阿弥陀佛:有四十八大愿。
    弥勒佛:化混乱的世界为大同世界。
                    化污浊的世界为人间净土。
                    化罪恶的世间为人间天堂。
    耶稣圣人:清人间的罪,把羔羊带回    上帝的国。
    自我期许(发愿):我们看了历代以来的圣佛都发愿,才能成就,那我们是这么的平凡,要发什么愿昵?这里有几个小小的愿,大家都可以做到。
    …开班不迟到、不早退、不缺课。
    …初一、十五能到佛堂献香,若是离佛堂近的话,早晚也可以到佛堂献香。
    …跟前贤学习服务,擦佛灯,打扫佛堂,有时候也可以带点心回来佛堂与道亲分享。
    …渡人,立定一个目标,一个月要渡多少人,渡人是菩萨的工作。
    …学习不吃肉,自已立定一个目标,大约多久的时间一定要把吃肉的习惯改掉。

(三)修道贵在实践
    我们对道已有了信心,也立了愿,但是若没有去实践,也等于是空,所以修道贵在实践。
    圣经雅各书:「人称义是因为行为,不是单因着信。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可见除了信心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实践。
    圣经上又说:「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唯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
    王凤仪老善人说:「看经与讲经者未必成道,而是照经行者才会成道。
    楞严经:「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总而言之,先有信心,再用愿力来推动,最后以恒心、毅力来实践。所以信、愿、行是一体的。实践之后谁获得?自己,是自己获得。
    故事:以前有一个员外,有一天吩咐一个跟随他二十年的仆人,去监督建一座房子,告诉他,用最好的材料,一切设备都是上等的,结果仆人去做了,但并没有照主人的吩咐用最好的材料,他偷工减料,等到房子完成了,仆人请员外去看,员外说我不用看,那间房子是要送给你的礼物,因为你跟随了我二十年,这房子是你的报酬,那仆人听了后悔及了。
    这故事告诉我们,若是我们真心去做,所得到的是真的,反之,若是我们虚心假意的去做,所得到的报酬也是假的。

三、结论
    修道最重要是建立信心。立愿贵在于有恒,孟子日:「有为者,辟如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修行的行径,犹如掘井,若掘了九仞还未得泉源,就因此而不掘了,那岂不是前功尽弃,这和弃井不掘的人又有何差别?我们修道不是三天两天的事情,而是要持以有恒。
    修道贵在于实践,最后以一句师尊的话做为结束:「修道如初志,成道便有余」。

《讲义学习》信愿行(一)

《讲义学习》前人著

信愿行(一)

―、前言
    我们从求道到现在,经过了明德班、启慧班,每个班的目的,就是在启发我们的信心,因为有了信心,才会产生力量,所以力量的源是信心。
    在圣经上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有信心象一粒芥末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到那边,它也必听你的,你们没有一件不能作的事。」(马太福音第十七章二十节)这段话是告诉我们信心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当然不只是对道要有信心,凡是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有信心,有信心才会产生力量,也才会成功。
    华严经:「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这也说明了,因为有了信心,才有力量去实践各种的善行,建立功德,所以一切的善行、功德都由信心生发出来的。所以修道第一要建立信心。

二、纲要

(一)修道第一要建立信心

甲、信心的种类:
    无神论:这种人没有信仰,不信有天堂、地狱、因果,不信灵魂的存在,只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但是天堂、地狱、灵魂不是用肉眼可以看到的,因为这些都看不到,所以否定他们的存在。(灵性的证明)
    半信半疑:看得到的才相信,看不到的就不相信,别人说有就信有,别人说无也信无,自已本身没有足够的信心。来到佛堂听到前贤说道很好,就修,等到离开佛堂,听了家人、亲戚、朋友说道是邪教,不要信,这时信心又动摇了,这叫半信半疑。在二千五百年前,释迦佛曾告诉弟子说:「静观一钵水,四万八千虫。」当时他的弟子也是半信半疑,怎么可能一钵水中,有这么多虫;因为那些虫是小到肉眼看不到,所以很多弟子抱着怀疑的态度。直到二千五百年后,人类发明了显微镜,借着显微镜可以看到细菌,这时候才证明佛是实语者,不妄语者。
    迷信:所谓迷信,就是它的宗旨已经偏离了正道。现在有一些修行法门,也是很迷信,大家要有智慧去分辨,否则自己已进入迷信的修行法门还不自知。例如:现今有一种宗教,就将教主洗过的洗澡水拿去卖给信徒,据说此洗澡水可治百病,这是迷信。在台湾也有一些习俗,若人们要祈福,到了佛祖诞辰,就杀猪宰羊、搭戏台、唱歌作戏,来讨佛祖神明的欢心,以此方式来祈福。这种也是迷信,这样不只不能得福,且会折福。也有一些人,看到一棵千年的老树或大石头也在拜,也在祈求赐福,这些都叫做迷信。
    正信:所谓的正信,就是有真理作依归。真理它是永远存在的,它不会因为人相信就存在,人不信就不存在。俗云:「求道如牛毛,成道如牛角。
    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别?就是对道缺乏正信。

乙、信什么?
    深信    上帝(道)是宇宙的主宰:
    其实道就是    上帝的代名词,道就是    上帝,    上帝就是道,我们来看看圣经约翰福音第一章一节:「太初有道,道与    上帝同在,道就是    上帝,这道太初与    上帝同万物是借着它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祂造的。」这段经文,我们确信道就是    上帝,    上帝也是道,也是宇宙的主宰。
    老子《道德经》混成章廿五:「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这段经典告诉我们「道」是生天、生地,生万物,未有天地前就有道,所以我们深信道是宇宙万物的主宰。
    信道真、理真、天命真:
    信道真:因为有道统,它不是凭空而来,而是由历代祖师一代一代传承到现在,所以道是真的。
    信理真:真理它不会因为时间空间而改变的,例如古代的人要孝顺父母,现在的人也是,不会因为科技进步,人类就不必守纲常伦理。又如阿根廷人爱好和平,全世界的人也都爱好和平,所以道德伦常是真理,它永远不会改变,它适用于任何地方,任何时候。
    信天命真:相信我们所得到的三宝心法是真的,因为有天命的关系,所以我们相信,无论是上根、中根、下根、贫富、贵贱、智愚,只要得到有天命明师的指点,好好修持,必可了脱生死轮回之苦。圣经旧约出埃及记第十三章九节,摩西说:「这要在你手上作记号,在你额上作记念,使耶和华的律法常在你口中。
    信圣人之言是真:
    在圣经启示录的预言:    上帝的帐幕在人间,人子的降临,末日的审判,这些话在未来都会一一实现。
    我们若是相信圣经上的话,就相信道是真的,相信    上帝的帐幕就是佛堂,救人灵性的方舟。相信人子就是有天命的点传师,    上帝的印记就是有天命的明师给我们授记的地方。相信末日的审判就是这个时候。
    信因果是真,天堂、地狱是真:
    我们要深信因果是真,因果律是宇宙间的定律。要去天堂,必有去天堂的条件;到地狱也是有到地狱的条件。因为世间有孝、悌、忠、信、仁、义、就有天堂,世間有贪、嗔、忌妒、自私、杀、盗、淫,就有地狱的存在。所以一个人若能深信因果,那么他的言行就不敢放肆,就会谨言慎行。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未来,所以深信道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信道真理真天命真,深信圣人之言是真,深信因果,天堂地狱是真,以上所说的叫正信。有了正信,才能建德,诚如华严经上所说的:「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所以修道第一要建立信心。

丙、如何产生正信?
    前世的根基:
    金刚经正信希有分第六:「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否?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一个人今世能求道、修道,对道能产生正信,这个人并非一世二世修来的,而是无量世修来的根基。我们可以看看道中有很多小孩子,他们一出生就吃素,就跟父母修道,这些孩子来历都是不平凡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大修行家、大根器者来转世的,所以对道能产生正信。
    老子《道德经》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为何有人一闻道就能产生正信,因为是上根之人(上根之人不一定有学问,有财势,如惠能六祖,他虽是没读过书,却能成就一代的祖师。)上根之人他们不知修了几世,才遇到天道降世,所以他们闻道之后,就深信不疑,而且很用功的修道行道,这种人叫上士。至于中根之人,他们闻道之后,半信半疑,有时精进,有时懈怠,因为信心不够坚定,所以阻碍很大,这种人叫中根人。还有一种人是下根人,虽然有机会闻道,但是他不会相信,甚至会毁谤,这种人叫下根人。他本来没有资格闻道,由于    上天慈悲,天道降世,不论上根、中根、下根之人,都有机会闻道。求道后,若能对道产生正信,实实在在去修,一样也可以成就圣贤菩萨。
    从前贤的示范所产生的信心:
    道看不到,但是我们可以从前贤的示范,看到道的宝贵,看到前贤彬彬有礼,有度量,有耐心,互相礼让,使我们对道产生信心。
    从前贤的照顾所产生的信心:
    我们从求道到现在,不知受到前贤多少的照顾,来到佛堂前贤替我们服务,做饭给我们吃,做点心给我们吃,甚至出到困难时,也是前贤帮我们解决。由于前贤的爱心,使我们对道产生信心。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