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5日星期日

《讲义学习》献香的意义(一)

《讲义学习》前人著

献香的意义(一)

一、前言
    在我们开始谈献香的意义之前,首先我们来看看一般我们所知道的仪式的意义。
    一般人们所了解的就是以一个很庄严的行动来向那些值得尊敬的人或事件表示敬意或追念。在我们一生中所参加的仪式有:洗礼、婚礼、阅兵典礼、国家大典、升旗典礼、毕业典礼、总统登基大典、主教或牧师的祭典等等,都是仪式之一。
    每个宗教都用一些仪式来颂扬    上帝,例如:基督教的弥撒。
    在中国,仪式也意味着礼和敬的意思,因为是由我们内心所流露实践出来的敬,也是重新建立我们人与    上帝之间适当的距离。
    圣人他们知道如何敬拜    上帝和向    上帝表示敬意,来表达心中的感恩及忏悔。
    而我们在道中则以早、晩献香为之。
    在求道的那一天,我们在不了解道的情况下来到佛堂。这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因为道不向外显露,只有被引师引渡且保师接受的有缘人才可求道。依此机缘,能得道是授命于天而传。因此求道仪式不能在广场或公众场合举行,如此任何人都能看到所进行的事,也就破坏了它的庄严性。
    佛堂是    上帝启示三宝之处,而三宝亦无法从佛经或经典得知,因此在求道仪式中,这圣地即被天使、仙佛们环绕保护着。

二、纲要
    我们将这个主题分成以下五点:

(一)在佛堂中献香的意义
    在佛堂的献香礼仪中,可以用身心显露出我们对    老母娘最大的诚敬。用心,我们能流露出爱与诚敬;以身,能表露出内心的谦恭。
    身心一致,诚于中,形于外称为礼。在内心方面,我们可以唤醒那纯洁的本心;在外,也能够以谦恭、尊敬和守礼的行为来表现出与平静的内心相符合。
    上帝给我们身体来显露心性的德行。例如:在仪式中用跪拜礼,礼让或鞠躬礼来表示谦卑。
    有一些人从不下跪,因为他说只有在    上帝面前才须下跪。但    上帝在哪里呢?难道不在我们心中吗?但是我们如何向自己下跪呢?
    用跪拜礼能表露出我们对    上帝的真诚,同时也是身心一致的表现。
    我们的身体和思想都受到污染了,因此我们无法流露出本性的光辉,献香可以让我们的身心保持一致。因此献香是很重要的,因为清净的思绪和身体的平静能使我们表露出心性的光明。
    很多人不能接受献香,因为不习惯这样的方式,有一些人认为这只是中国的风俗习惯。事实上,这是敬拜    上帝的大礼,因此它不属于任何一个文化、国家、宗教,前辈者或佛堂。

(二)献香可以让我们学习礼敬、礼意、谦虛
    整理佛堂:
    在整理佛堂的当中,我们发觉与    上帝是如此地接近。这段距离近到在心中都能感受到来自    上帝那温柔、热烈而持续的呼唤,那呼唤向我们诉说着我们必须向前通过任何的考验,再次与    上帝同聚一堂。当我们在擦拭    上帝圣殿里的灯时,我们应该知道这个行为包含「礼」,这个是对于每项物品所摆置的位置不混淆,譬如说:敬茶有一边是清的,另一边是浊的,代表着人的灵性如果是清净者,则上浮为天,如为污浊者下凝为地。所以当在献茶时,下礼总是如此的提醒我们「上清下浊」。孔子曾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在献祭之时,应保持着    上帝与我同在的诚敬之心,但因肉眼无法看見    上帝和仙佛,所以很容易就会不尊敬祂们,做起事来马虎散漫。要知道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在一个像佛堂这么清净的地方,用诚敬的行动来拜    上帝。没有了这应有的开始态度,就不能感受到那内心深处无尽的爱。在这同时,我们也不可以忘记内在佛堂的清理,因为在内心里隐藏着许多我们必须去清理的污秽,如个性、坏习惯、脾气、缺点等。我们必须不断地自问以下的问题,我的灵性有象外在的    上帝圣殿那么清净吗?这值得每天认真的反省。
    每一项佛桌上的物品部有其固定的位置和作用,我们可以用身体的一部分或脸部来与之做比较。
    无极灯:代表浩然正气,圆形的外观象征圆满,没有裂痕或不完美,也代表我们的本性是圆满的,具备完美德性,这是我们必须回复的自然本性,是最光明圆满的境界。
    日月灯:这两盏灯放置于无极灯的下面,一盏在左,一盏在右,这两盏灯叫日、月灯,其结合共同形成一个很大的光茫。日和月代表双眼,天地没有日月,大地呈现黑暗,没有光明,人无双眼则无法辨识目标和方向,更无法象日、月一般照耀大地,渡化众生。
    尊敬:尊敬不只要对    上帝及圣人尊敬,而且也要对人、事物与承诺。
    在日常生活中尊敬我们的同伴、父母、兄弟、朋友、长辈、贫穷的人、富有的人等,我们也应该遵守承担的诺言。对于他人托付于我们的责任,我们也应全力以赴,如同是我们个人的愿望,责任负起。
    借着向    上帝和圣人献香,我们来学习这些礼敬。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眼晴是用来看合理的事物。假如我们看了不该看的东西,我们的眼晴会受到污染,这也会引起心灵不清净。(例如:不要看色情书刊、杂志。)
    耳朵是用来听合理的声音。如果没有的话,我们的耳朵会受到污染,心灵会不清浄。(例如:不听毁谤之言。)
    嘴巴是用来讲合理的话。如果不是的话,我们的嘴巴会受到污染。(例如:不谈论別人的坏话。)
    假如我们做不正当的事,我们的身心会受到污染,也让我们的内心黑暗,以及带来疑难问题和内心的纷乱。(例如:不偷窃。)
    :礼是礼让(退让食物、讲话、理由等等。)
    有时我们会为一块钱或二块钱的小事来争辩、吵架。
    孟子曰:「人类和动物的差別是什么?礼和良心。
    有一则关于礼的真实故事:
    有一位前辈者,他有四个兄弟。当他求道之后,便邀许多人到他家吃饭,但是由于花费的问题而招致他们兄弟之间的不满,因此他们四个兄弟决定分他们所共同继承的土地财产。
    前辈者就跟他的兄弟们说:「你们去分配吧,选剩的那一分给我。」
    结果前辈者所分到的是一块有很多石头的田地,因此不是很肥沃,但他仍然很满意的接受,并感谢他的祖先们。
    有一天,政府决定造一条从这块土地正前方经过的高速公路,从那个时候起,这块土地的价钱比其它兄弟所拥有土地价格高出很多。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越是退让时,那报酬是越大的。这个定理和圣经上所说的:「那些最后的,以后将会是最先。」的道理一样。
    在佛堂里,我们可以经常看到一些礼遇,譬如厨房人员在班前两小时到达,并用很多的心思、爱心为我们准备食物,之后又为道亲来服务。当班员出班后,那些剩余的食物,就是他们的食物。这是一种爱别人以及尊敬别人的表现。
    这个礼在如献香、献果、献茶和参辞驾过程中来表现。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