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0日星期一

《体验人生》夕阳・黄昏

《体验人生》崇汉著

夕阳・黄昏

    夫妇俩白发苍苍,脸色慈祥,坐在公园的石椅上,面向汪洋大海。
    啊!夕阳殷红,海风拂面,偶尔有几只海燕掠过水面。水天一色的远方有几艘巨轮正在波浪中航行……
    他对老伴亲切地说:“此情此景,记忆犹新。几时来过,你还记得吗?”
    她喜上眉梢,答道:“当我们谈恋爱时,来过这里一次。”
    “仅只一次吗?”
    “是啊!阔别了五十年,重温旧梦,物是人非了。”
    日月如梭,岁月不饶人,他们俩都已老态龙钟了。
    他对老伴真诚的说:“你帮我勤俭持家,教育子女,受苦半辈子。家中有你这位贤妻良母,真感谢你啊!”
    她微笑着荣幸的说:“你劳苦功高,建立起我们的家。感谢你从恋爱、结婚到现在一直关心我,爱护我,我们的家才会圆满、温暖、幸福!”接着她认真的回忆说:“你还记得当时我们的誓愿吗?”
    “哦!你先说,好吗?”
    她赞颂道:“夫妻相敬如宾!”
    他温馨、开怀地说:“我们俩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随想:
    常言道:“夫妻姻缘前生定,夫唱妇随万事成。百世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这是多么美满、幸福的婚姻啊!怎能不好好珍惜夫妻缘呢?岂可轻言离婚呢?
    夫妻有疑则离散。所以,夫妻之间要互相信任,要相敬如宾,要互相尊重和勉励。若遇到不如意的事,要有共同的认知和理念,同心同德,稳步前进,才能渡过难关。
    倘若夫妻俩同心同德,都有修身行道立德,济世化人,愿为苍生牺牲奉献,那么,在人间则可赞美为人人向往的“神仙伴侣”啊!
    古人说:“色字头上一把刀。”
    为人妻子千万不要红杏出墙,为人丈夫千万不要去搞婚外情,破坏别人的家庭。不然,夫妻间的感情会破裂,家庭亦不能巩固,那就应验了“善恶到头终有报,只是来早或来迟。”所以,因缘果报是逃不掉的。
    希望诸位读者的家庭和婚姻都修成圆圆满满,所谓“人道修成达天道”。如果过去有不圆满的话,那么,从现在开始落实去修补,对自己要有信心哦!相信,一定会成功!
    在此,衷心祝愿诸位读者家庭圆满,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并祝愿世间真心相爱的有情人终成眷属,婚姻美满!

《体验人生》反躬自省

《体验人生》崇汉著

反躬自省

    一群修行了十多年的君子为了这次设立的“经典学习班”而前往某地道场服务。他们包租一辆大型巴士车前往。
    他坐在巴士车中间靠窗的坐位上,见某位同修上车来了,她正在找座位。他高兴得仿佛如孔圣人所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同修好友从远方来,与我共同研讨学问,切磋与勉励,一旦豁然悟道,提升个人灵修、知识,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吗?)于是,他身心喜悦地叫她同坐,她也满面笑容地坐了下来。
    当时,他和她只有一个正念——难得有这个机缘前往道场服务了愿而欢喜甘愿。
    几天后,他和她回到同一间佛堂学习。他向她问候,不料她不理不睬。他跟她谈话,她微低着头诈听不见或面向别处而不耐烦或简短的回答。她尽量闪避他,不愿跟他谈话,把他当透明,对他则目光充满着怨恨。往日她和他谈笑自若,如今则相反。
    从此,他在她身上感受不到光与热,却感觉到寒冷、陌生……
    原来,道中规定乾(男性)坤(女性)勿同坐。道中包租的巴士车为了避嫌,乾坤亦应分坐。
    不过,在这资讯发达、瞬息万变的时代,更应该“活泼应事”。
    她因为疏忽而被某位同修批评说违反道中规矩,又说是非……
    常言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当他了解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于是低声下气跟她解释和道歉,同时反躬自省,归咎自己,自责、忏悔,今后无论在任何生活场所切记谨守佛规,谨言慎行,循规蹈矩,不能疏忽。
    然而,她耿耿于怀,一直不肯原谅他,反而处处提防他“侵扰”…

随想:
    (一)她对此事若能往好的方面想,就不会对他存猜疑心,扎下憎恨的心结。
    相反,她对他(志同道合的同修伙伴)则目光充满着怨恨,处处提防他而不愿跟他接近,怕他“侵扰”而尽量闪避他(若说侵犯扰乱,不应该是一个修道君子之作为;其实,那是她有意侮辱他)。
    轻轻一考,她的心就缠执纠结,很多不好的脾气毛病就这样完全流露出来了,这跟世俗人有什么分别呢?言行不一,如此修行功夫行吗?既然在修行的道路上艰苦地耕耘了十多年,就须自强不息,认真悔改,不断提升,不断精进。须知,一个肯宽恕别人的人,也会得到上帝的宽恕。
    (二)自责、忏悔,必须要看清自己在哪方面失误、失礼、失言等,认真检查自己的过错,决不二过,才是正确的方法,才有利于进步。
    (三)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不为外来诸境而使心烦意乱,要安然面对别人谈论是非、对错,须勇于面对别人的羞辱、误解、藐视、疏远、排挤、恶意诽谤等,上天往往会借各种“事情”的考验来看我们的心。天考人验,这是上天要看我们修行根基的深浅,考验或提升我们使能成就更高的德性,同时不知替我们消掉了多少罪孽和业障,故无论对错好坏,都要对上天感恩。
    (四)我们心念无邪,时时自我反省,若有差错就改,改了就做,在生活中落实宽容、谅解、忍辱之精神。有气量者则能包揽别人的一切过错而不怨天尤人。
    解开憎恨之心结,就能海阔天空,活得更美好,不会因人事之考验而不修道或离开任何生活场所。不为外境扰乱原本清静的本心,则在这娑婆世界中立身行道就能站得住脚而必有成果。
    (五)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然而,世人容易宽恕自己,对别人则严加责备。于是,以脸色待人,双方互相责怪而积下很多怨气。如此,不知考倒了多少人啊!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会愉快吗?
    有德性者如孔圣人所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第十五章)。其意是说:“对自己的过失要严格责备(能接受严格的教育者才能成就大业),对别人的过错则尽量宽恕。轻责人过,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
    (六)在这不圆满的人世间,人与人之间若能互相谅解、宽恕、慈爱、信任、尊重,如此,无论在任何生活场所,才会感受到光与热,生活才会愉快、和睦。希望我们用心去实行,好吗?

《体验人生》国有三不祥

《体验人生》崇汉著

国有三不祥

    有一则睿智典故与诸位读者分享。

    文言文:
    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
    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今山上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白话文:
    齐景公出外打猎,在山上看见老虎,在沼泽里看见蛇。回去以后把晏子叫来,问道:“今天我出去打猎,在山上看见老虎,在沼泽里看见蛇,这大概就是一般人所说的不吉利的预兆吧!”
    晏子回答:“国家有三件不吉利的事,但和上面所说的无关。有贤才的人不晓得去发掘,是第一件不好的事,发掘了贤才而不晓得去任用他,是第二件不好的事,任用了贤才而又不肯信任他,是第三件不好的事,所谓不吉利就像是这样的。现今在山上看见老虎,山本来是老虎的窝。在沼泽里看见蛇,沼泽本是蛇的洞。看见老虎的窝,看见蛇的洞,为什么要说成不吉利的事呢?”

随想:
    比如,在这间办公室看见她,而这间办公室本来就是她工作的地方,遇见她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有什么好惊奇呢?
    在国家,在文化、艺术、宗教、慈善、团体里,在公司,在任何合法合天合理的组织里,不吉利、不好的事是什么呢?那就是为人前者自骄自是,不纳谏言,担心居下位者超越自己,担心自己的名位被夺而不愿去提拔后贤,而是妒忌贤才而不用,或者用了贤才而对他不信任,有诸多限制与猜忌,让其嗟夫,白驹过隙,学非所用,糟蹋才华。如此,对谁都没益处。
    一位英明的领袖,一位有德性之居上位者则乐于提拔贤才,重用贤人,让贤人有发挥其专长之机会,让贤才辅助自己亦成全了他人。如此宽仁大度,不但有关机构将能迅速健全发展,自己也功德无量。

《体验人生》吊唁

《体验人生》崇汉著

吊唁

    他年迈的母亲与世长辞。治丧期间,每晚都有姐姐的朋友前来吊唁,还有一些人负责烹调素食。姐姐的朋友都是吃斋修行人,他们为人友善、亲切、负责、正直。
    他参加的那个团体,除了送一个大大的花圈,治丧期间,不见任何团员前来吊丧或唁慰。
    出殡之日,姐姐的同修有派代表前来送殡。他希望会有团员前来送殡,然而,他失望了,正当他丧母而伤心、悲痛的时候,他们都不前来关怀或慰问,言行不一。

随想:
    关怀别人,唁慰丧家,把爱心给周围的人,就是付出爱心。付出虽然吃亏,但要乐于学会吃亏;其实有意义的吃亏是幸福的。所以,当一个人最悲伤、最孤苦的时候,最须要别人的关怀与援助;就是须要咱们付出用心,付出爱心。
    生命怎样才会现出光彩呢?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情谊怎样才会巩固呢?——效法菩萨的慈悲和耶苏的博爱付出你的爱心。
    如何启开人们闭塞的心扉呢?如何解开人们憎恨的心结呢?如何揭开人们猜疑的心墙呢?——效法菩萨的慈悲和耶苏的博爱付出你的爱心。
    当我们得到别人的关爱,会感觉温暖、温馨与希望;同样的,自己亦须真诚的给对方爱。这样,爱心的付出才会像细水长流,源源不绝。
    你对家庭、亲友、同修、同事、同学、社会及孤苦的人有给以真诚的爱吗?
    懂得付出爱心给周围的人,自己也会得到应有的回报,更会得到上天的疼爱。
    人人都有一颗爱心,这是上帝赐给我们人类最尊贵的礼物,所以要感恩。如何才不辜负上帝的恩赐呢?就是要激发自己的爱心,在生活中对众生时时多用心力付出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