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7日星期五

《天下陷溺·援之以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天下陷溺·援之以道》崇汉编著

(五)老子《道德经》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则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老子《道德经·道品章第四十一》。

注释:
上士:觉性圆满,上等智慧的人。
建言:立下含有哲理的名言。
夷道:平坦的道。
若类:同类。
隅:角落。

意译:
    本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上等智慧的人,其先天根基深厚,当他一听闻大道,就能了悟“道”之真实与宝贵,于是努力不懈地去执道奉行。
    本文: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中等根智的人,对真理认识不清,信心不足,虽然有缘听闻大道,但道近则亲道,名利近则亲名利,所以对道若有若无。
    本文:下士闻道则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对道见识浅薄、有误解或偏见的愚顽下士,只知争名夺利,虽然有缘闻道反而认为人家修道是食古不化的愚人,荒唐可笑,因此哈哈大笑。其实,真道因下士的讥笑,这才显示道之至尊至贵,若不为下士所讥笑,就不是真道而与世俗无差别了。
    本文:故建言有之:
    承上言,老子引用古时有识之士立下含有哲理的名言共十三句。
    1、明道若昧
    喜闻大道明理实修的人,机智全无,不与人争强斗胜,不为名不为利,只知默默地修心养性,从外表上看其状似庸愚昏昧,其实是大智若愚,宠辱不惊。
    2、进道若退
    勤修道德的人,为人谦恭退让,损己益人,去浮华讲事实,看起来好像退步落伍,其实是在默默提升自己。
    3、夷道若类
    履行道德的人,其心与道合,不标新立异,时时谨言慎行。他和世人交际合得来,也很平实,好像同类,但不同流合污。
    4、上德若谷
    上德之人虽然德高望重,但他虚怀若谷,推功揽过,只知行道利人利物,济世救劫,其涵养如山谷。
    5、大白若辱
    行道立德之人,言行端正,心地光明坦诚,居下位而能安于下,能忍辱负重(忍辱负重:为完成重大的任务或使命而忍受暂时的屈辱)。
    6、广德若不足
    救世化人的君子,其功虽高其德虽大,但他自己仍然感觉功德不足,从不自满,自我精进,丝毫不懈怠。
    7、建德若偷
    行道立德的上士,为达成任务,不炫己德,不沽名钓誉,默默地不让人知道他积极地在做仁义道德有益于人类的事。
    8、质真若渝
    质朴之大德行者,其心最为纯真,顺天性,不执著,不特意向人彰显其德行,反而表现得像空无所有的样子。
    9、大方无隅
    圣人的度量广大,如同宇宙之无限空间,无一隅一角,德大无边际,能赞(赞:帮助)天地之化育。
    10、大器晚成
    一件大容器的制作必须经过长时间才能完成。同样,一个人要经过长时间脚踏实地去提升心性,经过时间与人格的考验,才会成功。
    11、大音希声
    天上的福音道语,希声少闻,需由有志于仁义道德者来代天普传于天下,欲启发世人共知共觉,是以身教胜于言教,其潛移默化之德化力量,强而无声可闻。
    12、大象无形
    无形的东西才能有无限的大。道在宇宙间其妙象最大,但却无形迹可寻,目不能见其形,唯靠心领神会才能见其大见其真。
    13、道隐无名
    道虽然无形亦无名(强名曰道),它隐于天、地、人及万事万物而不显露,但它却能长养万物,化育万物。在此,老子提醒上士之学道者,不执著于形象,只要责任负起,无为而无不为。
    本文:夫唯道,善贷且成。
    老子总结全章大意说,道是宇宙间生命力的本体,并且道善利万物,化育万物,资助万物的成长而无人知晓。唯有进道之上士,兼善天下,为民众的觉醒和利益而肯牺牲奉献,无为而为,其精神与勇气不可不称大。

要旨及其他:
    1、道大无形,只能靠我们心灵的提升,靠心领神会才能见其真见其大。
    2、行道立德的上士,根基深厚,有很深的内涵和良好的品德,他为民众作出的牺牲奉献都在无为而为默默中进行,不沽名钓誉,不求人知晓,不落一切外相。
    3、肯上进的人,闻道即明理则能勤而行之,赞天地之化育。相反,甘于平庸的人,因其后天的习染,贪财色,贪物欲,闻道则与其妄念不相投合,故大笑特笑。
    4、同样是人,为什么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分呢?这一方面决定于自己的人生观,所谓“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另一方面,也与各人历劫以来所造的因果不同有关。
    5、你会因为时代或环境埋没了你的才情而耿耿于怀吗?(耿耿于怀:有事老是放在心里,不能丢开。)当你闻道即明理,就趁着还有激情和勇气的时候,努力不懈地去为道“勤而行之”,在苦短的人生里尽情发挥自己的光与热,在苦难的人间传告(传告:将信息、话语等转告他人)上天的
福音(福音:借指好消息;幸福之音),也为自己的生命添彩(添彩:增添光彩)。

事例:
    《百喻经》有一则故事:
    从前,有一个穷人,走在路上,途中捡到一袋金钱,心里很高兴,马上就坐在路旁算钱。一会儿,钱还没算完,忽然被路过的贼抢夺而去。那个穷人很后悔当时捡到钱没有继续赶路,结果得而复失,使他心里非常懊悔、痛苦。……

浅析:
    有缘听闻大道,得而不守,知而不勤修持,若有若无,坐失良机。就像那个穷人,捡到一袋钱不急于携带守护,却坐在路边慢慢的算,一转眼被贼抢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