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陷溺·援之以道》崇汉编著
(三)孔子《论语》
外束其行内束其心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孔子《论语·里仁篇第二十三章》。
注释:
约:约束,俭约。
鲜:少。
意译:
孔子说:“一个人时时刻刻谨言慎行,欲不可纵,懂得约束自己,就可以少犯过失。”
要旨及其他:
1、守约立身者守戒律,戒杀生,不敢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残害其他生灵,宁愿护戒而死,不愿破戒而生。
2、物质缤纷诱人,奢侈放肆之风弥漫的今天,若能约束自己的言行,珍惜光阴,遵守戒律,勿妄动妄为,就能避免招祸犯罪过,才能平平安安抵达目的地。
3、为什么有些司机会触犯交通条规呢?只因没有收敛放肆之心,没有约束自己的行为而犯过失。心乃万事之源,善恶的关键,在一念之间。
4、当你被别人送鲜花或鼓掌称羡的时候,你仍然会谦逊待人及谨言慎行吗?低调做人,确保吉祥如意以及思想、语言不被污染。
事例:
流传自明朝的一则“外束其行”,比如戒杀生,及“内束其心”,比如自我警惕脾气毛病的故事:
有一天,赵屠夫牵了一头母牛准备宰杀,这头母牛所生的小牛尾随其后。当他转了一圈准备宰杀母牛时,屠刀不见了,忽然发现小牛趴伏在地面上靠近其母,小牛两眼汪汪地一直怒视着他。他气愤地对着小牛拳打脚踢赶它走,怎知小牛一直趴伏在地上赖着不肯走。他接着用鞭子抽打了一会儿,小牛才忍痛地站起身,那把屠刀就被它掩藏在它趴伏的地上。
赵屠夫被小牛抢救母牛这动人的一幕所感化,立刻放下屠刀,改换职业,不再杀生。
赵屠夫放下了屠刀,笃信道教,为了自我警惕,他在壁上写了一句格言:
“灭去心头火,要见吕洞宾。”
有一天,有一位道士来访,赵屠夫马上泡了一壶上等茶,倒进珍藏的茶碗里热情招待。
那位道士的长袖忽然一甩,扫落桌上的茶碗。他见珍藏的茶碗破碎了,脸色倏变(倏:极快地),心头火上升,正要发怒时,道士突然不见了。他惊见桌上留下的字条写着:
“洞宾方才到,心头火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