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5日星期三

《天下陷溺·援之以道》贫而无怨富而无骄

《天下陷溺·援之以道》崇汉编著

(三)孔子《论语》

贫而无怨富而无骄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孔子《论语·宪问篇第十一章》。

注释:
怨:责怪;怨愤。
骄:自大;骄傲轻慢。

意译:
    孔子说:“处身在贫穷困苦的生活环境里,却没有怨天尤人,很难做到。处身在富贵的顺境里,却没有傲慢自大的神色,还容易做到。”

要旨及其他:
    1、一般人生活贫苦,物质不足,处身逆境,最易怨恨、责怪。
    2、智者识破虚花假景,改过自新,明白因果律,心志不被物欲拖累,所以穷得心安理得,道德学问充实,过得很快乐、洒脱(洒脱:言谈举止自然大方),如颜回“贫而无怨”。
    3、做人要有自信心,也要有自尊心,但是,若过度则产生反效果——自以为了不起,变成骄傲。得势时如果骄傲与轻视别人,就会招惹别人对他的反感与看不起。在人生的过程中,不可能永远保持平顺,一旦失意时,身处不利的环境中,那时的境遇和感受会是怎样呢?谨记“骄傲”对我们百害而无一利。为人处世唯有在生活中呈现“温(温和),良(朴素善良),恭(恭敬有礼),俭(勤俭),让(谦让)”之优良美德,有这方面的涵养,才能得到他人永远的尊敬与爱戴。
    4、明理者立志向,了解人生的真谛,懂得修身立德,不造恶因,喜结善缘,道德充实,在这方面可谓“富”,比普通人“富”。若认为别人比不上自己有这方面的“富”,便看不起一般人,就犯上了“骄”,如果自以为了不起而傲气十足,那就太不应该了。其实,为人应该低声下气(低声下气:形容恭顺小心的样子)、谦恭和蔼跟一般人交往,做到“富而好礼,修己化人”。

事例: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论语·雍也篇第九章》。

意译:
    孔子说:“啊!贤良的颜回!以一个竹筒当碗吃饭,以一个水瓢当舀水器饮水,住在贫民窟,低矮的房屋破旧闷热,别人难以忍受这种家居环境,颜回却处之泰然(泰然:安适的样子),没有改变他谋道乐道的志向。啊!贤良的颜回!”
    ——孔子赞颜回忧道不忧贫,坚定的抱道建德之大志。
    ——颜回之乐不是拥有身外物之乐,也不是外来成就感之乐,因为这些外来之乐当遇到挫折或失败时很快就抵消了。颜回之乐,乃得道见性之乐,乃道德充实之乐……,在这方面,他比一般人“富”。
    ——颜回的物质生活贫困,居住环境恶劣,处身在贫穷困苦挫折的境遇中,别人最难克服的这些问题他都能克服,他“贫而无怨”,没有怨天尤人,仍然不断充实内德,提升生命,此乃“复圣”之不朽精神,可见他的成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