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陷溺·援之以道》崇汉编著
(二)子思《中庸》
素隐行怪我不为之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子思《中庸·素隐行怪第十一章》。
注释:
素:“素”同索;搜求。
中庸:折中调和,处事无过无不及。
弗:不。
遯世(遁世):避世隐居。
意译:
孔子说:“有些人为了搜求隐秘的歪理而做出怪异的行为,意图哗众取宠,这些会留给后代人去传述,其实这是欺世盗名,蒙骗世人,我坚决不做这种不合常理的事。
“君子遵循中庸之正道而行事,所作所为却因受到严峻的考验而中途停了下来或灰心放弃;但我绝不会停止的。
“真正有德的君子身体力行依照中庸的原则行事,虽然时乖运蹇(时乖运蹇:命运不好,不顺利。乖、蹇:不顺利)避世隐居而不为人知,也不因此而心灰意冷,仍然坚持修身立德,这只有怀有圣贤志气者才做得到。”
要旨及其他:
1、自己默默地修心养性,以不变(良心、信心不变)应万变,力行中庸之道(守中也),克勤克俭,奋勇前进。
2、有些人在世用言论和行为去迎合众人,做些诡异的事,意图博取人们的称赞和支持,但对人的心性无益,这种“素隐行怪”之事,有良知的有识之士绝对不会去做。
3、真知真行者顺逆不动心,遵道而行,越考心志越坚。反之,半途而废者,乃心无真知——不明理者,怎能真行呢?
4、你不愿与素隐行怪者同流合污,但你讲求仁义道德的为人处世法也不为一些人认同,虽然知音难觅,就好像你身怀沉香,其芳香不被世人闻到,你也不必心急,但要如何免招祸患,永立于不败之地呢?智者会把握当下,在沉默中力行中庸之道,抱道建德持之以恒,保持一贯的谦卑处下之德。
事例:
《百喻经》有一则故事:
从前,有一个长者的儿子,到海里去采集沉香(沉香:常绿乔木,木材质地坚硬而重,有香气,可入药,能沉入水中),经年累月采得一车,载往市场去卖。因为价格昂贵,竟然没有人来买。经过多日,一直卖不掉,他的心里非常苦恼。
在市场里,他见有人卖木炭,木炭很快就卖光了。他心生一念:“不如把我的沉水香木烧成木炭,就可以很快卖掉。”
于是,他把所有的沉香烧成木炭,载到市场去卖,辛苦采集的沉香果然很快就卖掉了,但价格却不如半车之木炭。
浅析:
这世间,有些人没耐心,经不起严峻的考验而中途停了下来或放弃遵道而行或转入旁门左道,他们只为速求世间福报或速求闻达,比如舍名贵之沉香把它烧成木炭拿去贱卖,实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