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5日星期三

《天下陷溺·援之以道》君子谋道孜孜以求

《天下陷溺·援之以道》崇汉编著

(三)孔子《论语》

君子谋道孜孜以求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论语·卫灵公篇第三十二章》。

注释: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谋:设法寻获或取得。
馁:饥饿。
禄:古代指官吏的薪俸。
孜孜以求:勤奋不懈地追求探索。孜:音“子”阴平。

意译:
    孔子说:“君子专心去行道立德,不特意去谋求衣食俸禄。比如以耕种为生,假如遇到水灾或旱灾等自然灾害,也会造成饥荒之患。有志于得道悟道以致用者,道德充实,其后天之薪俸自然就可获得。所以,君子只忧虑道德不修,不担忧贫穷的境遇。”

要旨及其他:
    1、“谋道”者追求真理,讲道德,说仁义,行善,语善,存善,道气充沛,乐于此生此世行功了愿。如果放弃追求这些人生崇高的目标,只为谋取衣食俸禄(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为人生目的而奔波劳碌过日子,这就是孔子说的“谋食”。
    2、“道”乃人生的真理,有志者学而明理,应追求修身行道立德的圆满人生,充实内德,修已化人。
    3、为什么有些人拥有许多金银财宝,仍然感到忧心仲忡呢?此乃不知足。然而,他拼生拼死争来的财物皆为肉体的享受而被牵制终生,也会随着肉身的消失而一无所有。相反,君子“谋道”建功立德乃其人生唯一的追求目标,其心安、心宽,虽贫亦乐。

事例: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子思《中庸·第八章》。

意译:
    孔子说:“颜回为人处世,选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他得一善(一理,乃万善之源),就诚挚恳切地双手紧抱在胸,终生奉行不改变。”
    ——复圣颜回,字子渊,故通称颜渊,孔子的嫡传弟子。
    ——这篇事例说明颜回拳拳抱道之志。他热爱真理,谋道不谋食,择善固执的学道精神,他经过各种考验,最终修成“复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