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8日星期六

《一颗真心·一生真情》不彰人短不炫己长

《一颗真心·一生真情》崇汉著

不彰人短不炫己长

[话题思考]
    菜根谭云:“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风来了,风与竹因缘遇合而欢天喜地“哗啦哗啦”响,风过去了,风与竹的缘已尽,故竹不留声,意即象由心生,象随心灭。一个人对人对事对物有如此不执著的心境,就不会产生心病,而是显露其德行。
    世人往往会因为别人的造谣诽谤而心存报复或恶语嘲讽。然而,你会因此而一笑了之吗?会感激他帮你消业障吗?(业障:佛教指各种障碍修行的不好行为。)不还嘴,不报复,可以了结恶缘。不然,麻烦的事会纠缠不清,没完没了,恶缘越结越深。
    《太上感应篇》训谕:“不彰人短,不炫己长。”其意是说,别人有缺点,不要去宣扬、传播,自己有哪些才华、优点,不必向人夸耀。希望人人都有这方面的修养。如此,人与人之间还会发生很多纷争吗?
    古人提倡“隐恶扬善”的为人处世之道,可否谈谈你的看法?

[人间事事]
    黄太太与她住在同座组屋的同一层楼。每当黄太太要去搭乘电梯,为什么不愿经过她家门前的走廊呢?
    原来有一次,她约黄太太同游购物,黄太太说没空,却暗中乐于跟邻座组屋的一名阔妇同游购物。两人都没想到,居然会在某购物中心巧遇,她便批评黄太太常说假话,忘了她给她的各种好处。
    “我喜欢跟谁同游购物,是我的自由……”黄太太沉着脸反目成仇,粗声反驳,从此心生憎恨,结下恶缘,不再跟她交往了。

[清心领会]
    要时常察觉自己犯下的过错而忏悔,也要知恩感恩,才能消除心中的嗔怨,化解冲突,恢复心平气和。不然,就会惹来诸多烦恼与祸害。
    古训云:“责人则招怨,怨为不和之根;损人则招恨,恨为祸乱之本。”
    (古训:古代流传下来的、可以作为准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