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学习》前人著
内圣外王(一)
一丶前言
今天后学要跟各位研究的题目是「内圣外王」,内圣就是修己,外王就是渡人。我们在前面已经研究过「四圣谛法」与「十二因缘法」,四圣谛是小乘法,是一种自渡而没有渡他的法门,没有菩萨的悲愿。十二因缘法是中乘的修行法门,主要是让人了解痛苦的由来是由于无明,无明就是顺着自己的欲望、个性。修此法门就是要逆着自己的欲望、个性,如此才能解脱。
那么今天后学要跟各位研究的是大乘菩萨的修行法门:「六度万行法」。我们都知道菩萨有个悲愿:「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所以菩萨行是自利兼以利他,自渡兼以渡人,所以六度也包括了内圣外王。
二丶纲要
(一)如何修内圣?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所谓的修内圣,其实就是认识自己,降服自己。不是了解別人,征服別人。了解別人,征服別人容易;但是要了解自己,降服自己,必须要下很大,很深的功夫。所以修内圣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毛病、脾气,然后加以克服。例如:我很贪心、很小气、很会嫉妒、很爱骂人、批评人、很会生气、没有肚量,经常有不好的念头产生,有很多不良的习惯。降服自己就是当自己有不好的念头时,要赶快克制,不要让其生长下去。有贪心、小气的种子,要学习多布施;生气时要学多忍辱、不说话;喜欢骂人或批评人,要学习说好话;嗔心时,要学习多找别人的优点,这些都叫降服自己。儒家所言:一日克己,天下归仁。人人若能克己,天下就能大同。
自从我们求道,修道以来,相信大家在心性上都有很大的改变及提升。事实上,人要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自己,降服自己,确实比登天还难。因为累世以来的无明太深了,业力、罪、过、错太重了。若是没有 上天的力量,人是很难改变的。俗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一个人求道后,在修道的过程中,能够渐渐提升,这一切都是 上天的慈悲,仙佛的明暗护佑,前辈者的苦心及牺牲,前贤用心的裁培。我们应时时存感恩的心。
修道就是一步步往上走,往天堂路走,往回家的路走。子日:「君子上达,小人下达。」也就是说君子在日常生活中,他能时时反省、克己、修正自己的错误,故能上达。一般人不了解为什么要修道?为什么要改变自己,克制自己?所以做任何事情都以自己的个性丶想法丶顺着自己的欲望,被命运操纵着,最后掉入痛苦的深渊,这就是所谓「小人下达」。
我们现在修道就是要逆着自己个性,逆着自己的欲望,才能上达。所以修道首先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个性。
大凡人的个性有五种类型:这五种个性是根据五行(金、木、水、火、土)来分析。我们人在天地之间,就是拘束在五行之中,无法超越,也就是受到气天个性的拘束,无法超出气数之外。
五行性:金、木、水、火、土
金
长相:身材苗条、单薄、面白、清秀、生气时面色变白。
阳性:有义气、善于交际、动作敏捷。
阴性:好嫉妒、好捉弄人、贪小便宜、斤斤计较、好辩、说谎,故伤肺。
木
长相:身材细长、长脸、生气时面带青色、带杀气。
阳性:仁慈、正直、能忍辱。
阴性:不孝、不服人、易怒、爱看人缺点,怒则伤肝。
水
长相:体型肥胖、面型上窄下宽、面色淡黑、粗眉大眼、毛发深黑、说话漫长而低、行动缓慢、生气时好哭、面色带黑。
阳性:有智慧、性柔和、擅长艺术。
阴性:鲁纯、遇事退缩、对自己没有信心、不合群。
火
长相:身材圆胖丰满、毛发稀少、说话快、行动急速、生气时面红。
阳性:明理、谦虚、不争、不贪、守礼、守法。
阴性:个性急燥、好争理、喜欢夸张、好虛荣、做事虎头蛇尾、好恨人、恨人伤心、心跳、失眠、喑哑。
土
长相:五短身材、圆脸、蒜头鼻、面黄、说话鼻音。
阳性:忠厚、信实、宽大、能容。
阴性:固执、心量小、疑心大、好怨人、怨人伤脾、胀饱、腹痛、吐泻。
以上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类型的人,每一类型都有其阳性与阴性,优点与缺点。当然并非所有属于金性的人就拥有金性所有的优点或缺点;木性人就拥有所有木性的优点与缺点。当然善人所拥有的阳性多于阴性;凡人所拥有的阳性与阴性各半;恶人所拥有的阴性就比阳性还多,甚至完全都是阴性,而没有阳性。
五行之间的关系很密切,彼此会相生、相剋。相生就是互相辅助,表示有缘;相剋就是互相排斥,表示无缘。
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木
金会生水,水会生木,木会生火,火会生土,土又会生金,表示金性人与水性人有缘,水性人又与木性人较有缘,木性人又与火性人较有缘,火性人又与土性人较有缘,土性人又与金性人较有缘。
五行相剋:金→木→土→水→火→金
金剋木:金属会把树木砍断,所以相剋。
木剋土:树木生长在地上,树根可穿土。
土剋水:筑堤防,阻止水流。
水剋火:火盛时,浇水,火则熄灭。
火剋金:以火烧金属,金属会熔化。
表示金性人与木性人较无缘;木性人与土性人较无缘;土性人与水性人较无缘;水性人又与火性人较无缘;火性人又与金性人较无缘。
研究五行性的目的,就是要更了解自己,看看自己是属于哪类型的个性,以及学习每类型不同的优点。例如:金性人的义气、敏捷;木性人的仁慈、正直、忍辱;水性人的智慧、柔和;火性人的明理、谦虚、不争、不贪、守礼、守法;土性人的忠厚、信实、宽大、能容。把缺点转变成优点,把阴性变成阳性,把相剋的变成相生,把恶缘化成善缘,把本性之善发扬出来,以达到明心见性。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