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7日星期日

《讲义学习》求道修道的好处(一)

《讲义学习》前人著

求道修道的好处(一)

一丶前言
    各位前贤,我们都已经求道了。求道之后要继续研究道理,如此对道才会更有信心。因为信为万善之源,有了信才会有力量,有了力量才会有恒心,有恒心修道才能成功。若是求道后,没有继续修道,就象买了一张车票,而没有去搭车,那么永远无法到达目的地。
    所谓的修道就是改变自己,把自己不好的习惯、脾气改变,把邪气化为正气,把嗔恨心变成慈悲、包容心,把贪心变为布施的心,慷慨的心,把自私心变为公心,这就是修道。
    修道的好处很多,但这个好处并非物质上而是心灵上,也就是说不是修道后生意会更好,或是老板给我加薪,而是心灵上更充实,更快乐。例如:在美国有一间庙里有三尊佛,一尊叫美丽、一尊叫财富、另一尊叫名位。你若是想有美貌,就到美丽佛前去祈祷,然后付钱给住持,你就会得到美貌;若是你想要财富,就去求财富佛,你就会得到财富;若是你想有社会地位,你就去求名位佛,就会得到名位,请问真的可以得到我们想得到的吗?这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虚荣心,贪心与执着心而已,对我们的灵性一点帮助都没有。
    今天我们求道、修道才是真正对我们的本性有益处,真正的好处。这里举了四点好处与大家共同研究。

二丶纲要

(一)可以超生了死,超九玄拔七祖
 
    何谓超生了死?就是得到生死究竟解脱之道,彻底了解人生的真谛,生死的由来,本性之归处,并以实际的修行与觉悟达到完全解脱,使本性能回复清净的本来,称为超生了死。
    大凡来到这世间的人,都是带业而来,除非是乘愿而来的圣佛。业就是我们欠这个世间的债,因为业的关系,必须要遭受很多的苦,所以人一降生,生、老、病、死就跟随着我们,谁也无法避免,包括皇帝、总统、贵族、平民,乞丐,只是圣佛来到人间,他们也是同样要经过生、老丶病、死的过程,只是对他们来说,他们不觉得苦,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心已经完全得到解脱,到生、老、病、死不会执着,所以他们不会苦。
    生——同样的生,却有不同的命运。我们常会哀怨自己的命运,为什么别人这么有钱,我这么穷;为什么别人这么聪明,我这么笨;为什么别人这么漂亮,我却是又矮又丑,这些的不平就是我们对命运的不满。但是圣人的心就不同,他们不会执着,因为有钱、聪明、漂亮不见得快乐。就象一位圣人颜回,他每天过着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非常穷困的生活,但是他每天都很快乐,每天都以感恩的心待人处世,感谢父母给他的身体、感谢老师教育之恩、感谢所有的人,从未怨过父母,为什么把我生的这么丑,若没有执着就不会苦,心就能解脱。
    老——当我们的年龄越来越大,当我们到了更年期之后,我们会觉得我们不再年轻;当我们的视力越来越差,白发越来越多,皱纹越来越深,我们会有一种恐惧与不安,这是人的心理,但圣人认为老是一种过程,而白发与皱纹是智慧的象征,他們不会执着,所以不会苦。
    病——人的身体为血肉之躯,没有办法永远不生病,纵使大病没有,小病也曾患过,这一种生病的痛苦,是人人都能了解感受的。例如;牙痛不是病,但是痛起来真要命。又如:不管多身强体健,但只要一个重感冒,都有一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且现在的医院几乎间间客满,病人的呻吟音声,手术台的情形,有如人间地狱般令人不安,但是人的病有二种,一种叫真正的病,而这真正的病叫冤孽病,是因为无明造业所致,所以不管如何医治均无法治疗。而身体上的一般的病叫假病,只要好好医治、调理即可。所以说:真药医假病,真病无药医,若一个人在病中,没有恨与怨,又能感恩,那么他的心就能得到解脱。
    死——大部分的人都不愿意谈这个问题,但是死还是会来临,其实死并不可怕,是一种自然现象。故事:以前有一个寡妇她唯一的儿子死了,她很伤心,跑去求佛陀,是否可以让她的儿子复活。佛说:只要能够找到一种幸福草,就可以使她的儿子复活。寡妇问:哪里可以找到这种草?佛陀答:这种草种在从未有死过人的家里的花园里,这妇人听了很高兴,开始一户一户的去找。每个人都回答说:家里过去不是死过了曾租父母,就是祖父母,最后找不到回到佛陀面前,佛陀问她:妳找到了幸福草了?答:没有!佛陀教育她,生死是很自然的现象,虽然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短,但是当来时,很喜悦,去时也要接受。她儿子在世间的缘已经结束了,或许在另一个世界更快乐。所以圣人不会怕死,他们的死就象换衣服一样,没有执着,没有痛苦。若是一个人对于生、老、病、死不会执着,他的心就能够解脱。
    在中国大陆,西藏有位喇嘛,当他六十岁时已经修到知道自己何时会死,而且会降生在何地,人家称他为活佛。其实他只是一位先知而已,因为他还未了脱生死轮回,虽然知道自己何时会死,死时出生在何处,但是还在轮回之中,不能称为活佛。真正的活佛要能超生了死,回到无极理天,不用再受轮回,再来世上救世,叫做真正的活佛。真正能了脱生死,一定要经过「圣灵的洗礼」也就是求道,求道就是求明师指点,得授性理真传,了解本性之根源,所以自从我们求道后名字就挂在天堂,我们所做的一切功过记在天堂,将来是受天的审判,不是受地府的审判。
    所以修道人的去世和一般的人不一样。一般人过世时很痛苦,因为灵性之门没开,灵魂从左道旁门出去。我们的身体是四大假合(水、火、风、土),当四大分解时非常痛苦,水要分解时感到很冷,火要分解时感到很热,土要分解时感到很重,风要分解时感到很喘。俗云:三长两短。但是我们修道人去世时灵性从玄关窍出,很自在,很快乐,很安祥,面带笑容身体是软绵绵的,这是道的宝贵,所以求道确实可以超生了死。
    求道、修道不只本身能够超生了死,而且又能够超拔祖先,庇荫儿孙,所谓:「一子求道九玄七祖尽光荣,一子成道九玄七祖尽超生。」东方有一位圣人孔子,在其一生中讲道德说仁义,其德行永垂不朽,就是到了他第七十七代的子孙孔德成先生,也受到他的庇荫。当孔德成先生访问日本、韩国,当地人民知道后,都斋戒沐浴,不远千里而来迎接他。虽然孔子的年代已经离我们大约有二千五百年的时间,大家还是这么尊敬他,而且包括他的后代子孙,这是孔夫子的德行能流传不朽。
    还有我们伟大的老前人,以他浩大的德行超拔他的母亲,使他的母亲享有「慧觉菩萨」的果位。
    我们若是对道有信心,好好的修道行功立德,相信我们的子孙会一代比一代好。
    俗云:「积财给子孙不如积德给子孙。」因为财会耗尽而德是永恒的,子孙可以授用无穷。例如:有一个人非常有钱,他有好几家的连锁站,他一生非常勤俭,自己舍不得花钱,而他的子女却因为分财产而吵架,兄妹之间经常公堂相见,彼此之间已经没有兄妹之情,所以留财给子孙,子孙不见得会善用,反而助长其惰性及虚荣心。易经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所以修道第一个好处不只本身可以超生了死,还可以庇荫九玄七祖。

(二)可以改恶向善,提高品格
 
    求道前我们都用自己的观念去生活,用自己的观念去做事,要知道自己的观念不见得正确,因为观念是由于过去的业力再加上今天的家庭、环境、文化、教育、社会背景所塑造出来的,因为观念的不同,产生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心理状态,修道就是要先了解自己的心,心有善、有恶。
    善的心:慈悲心、正义心、礼让心,包容心。
    恶的心:嗔恨心、贪心、野心、争论心、自私嫉妒心。
    了解自己的心后要去改善、改变。将:
    嗔恨心化为→慈悲、宽恕心。
    贪心化为→慷慨、布施的心。
    自私心化为→公心。
    争论心化为→礼让心。
    要如何改变?
    过去也许比较困难,但是现在由于    上天的慈悲降道,求道后来到佛堂受到佛光的普照、前辈者慈悲的教导、前贤苦心的裁培,渐渐的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产生了智慧与力量,来改变自己的脾气毛病。以前也许喜欢谈论别人的是非,现在一开口就是讲道;以前喜欢争论,现在知道礼让;以前没有智慧去分辨好坏、真假、善恶、祸福,明明知道好的而不去做,明明知道不好的却去做,这就是缺少智慧。
    例如:很多年轻人去吸毒,明明知道是毒品,但是还是有人去吸,也可以得到短暂的刺激,但是若一旦上瘾会毁掉自己的一生。还有抽烟会越抽越多,酒会越喝越烈,赌会越赌越大,不可能越来越减少,大家都知道抽烟会伤肺,有百害而无一益,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在抽。或许有很多人会想,这么多人在抽烟,我不可能这么倒霉会得肺病,但是根据医学调查,抽烟的人所得到肺病的机率比沒有抽烟的人还要多。根据调查,一个穷人若是染上了抽烟的习惯,他每天所花在抽烟上的钱若是存一些年,足足可以买一栋房屋,因为抽烟的关系而没有房子住。所以我不一定要抽烟才活得不下去,若是一个人长期抽烟,不只会损害健康,而且会把本性蒙蔽,若是能够戒烟,修道就能进一步,智慧能长一分,天堂的路就往前跨一步。
    例子:有一位道亲戒了二年的烟,戒不掉,求道后三个月就把烟戒掉了。
    说到酒,在寒冷地带的人,他们喝酒来取暖,但是酒有酒精,刚开始时喝温和的酒,渐渐的变成烈酒,会越喝越多,喝到醉。东方有一种习俗:当别人跟你敬酒时,必须接受而且喝完,若是拒绝就是轻视对方,就这样你敬我,我敬你,一杯又杯,喝到醉。
    醉时开车很危险,或许有人会说喝一点无所谓,但是必须要有很强的意志力,大部分人都缺少意志力,因为酒中有酒精会让我们越喝越多,然后变成习惯,若长期喝可能会伤肝,得肝病。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