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7日星期二

《讲义学习》三天三乘法(二)

《讲义学习》前人著

三天三乘法(一)

    天界是非常快乐的,思衣衣至,想食食来,气候温和,不冷不热,香风吹拂,天乐和鸣,光明遍照,而且天神个个相貌庄严,寿命长远。每一位天神,涵养都很好,不会争吵、打架,所以身心都非常愉快。
    气天的天神,虽然过得很愉快,但是有期限,因为还未超出轮回,当福尽时,他们又还要再受轮回之苦。
    欲界天天神福尽时便有五衰相:
    ①衣裳垢腻。
    ②身体臭秽。
    ③腋下汗出。
    ④头上花萎。
    ⑤不乐本位。
    本来天国是干净的,没有灰尘,也没有空气污染,每位天神都很干净,可是当福尽的时候,他们穿的衣服开始脏,产生污垢,身体以及腋下开始有臭味,天的头上有一朵花,花若开始凋谢时,证明寿命将到,而且不乐本位,就是不安于位。本来天神很快乐,突然觉得烦恼痛苦,就象我们修道若是修到起厌烦之心,就是不乐本位,开始找前贤、道亲的缺点,越看越不顺眼,不想来佛堂了,不想修了,就开始坠落了,这一点最严重。
    当这五种衰相一出现,所有的男女眷属都弃你而去(天神也有眷属),同时那种自知,死之将至的忧虑,恐怖之滋味是很痛苦的。
    色界天天人福尽时——寿满生大苦恼。
    无色界天天人福尽时——命终如箭入体。
    佛祖要我们修道,超生了死的原因即在此,天堂是很好的地方,但是福若是尽时,还是很痛苦,还要受轮回之苦。
    那么人死时,四大分散是很痛苦的,火要分裂时感到很热,土要分裂时感到很重,水要分裂时感到很冷,风要分裂时感到很喘,叫做「三长两短」,呼出去很长,吸进来很短,再呼出去更长,吸进来更短,最后再呼出去,就不再吸进来。
    求道的人因为正门已打开,过逝时灵性可以很安然的从正门出去不会痛苦,身体柔软,面带笑容。修道就是要超出三界之外的天,叫做理天,那里没有生死的对待,没有痛苦,完全得到解脱,叫绝对、叫涅槃(涅:不生,槃:不死),也叫做得永生。
    丙、理天
    是已经超出生死轮回的圣佛、菩萨、辟支佛、罗汉所居之地,以及五教圣人所处之所,此天才是真正了脱生死轮回,也就是我们灵性的故家园,经过求道修道,将来我们的灵性就能回到理天。

(二)三乘法:上乘法、中乘法、下乘法。
    乘就是载的意思,由痛苦的世间,载到无生死的净土,由迷引到悟,就是达到解脱之意。
    佛有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对治八万四千种众生的心,这些法门可以为三乘,上乘、中乘、小乘。
    甲、小乘法
    (一)例如:祈祷、念经、数念珠(数一个念珠,念一个佛号,目的要使自己的心念能够专一),但是这些只是自利而没有利他。
    (二)慈善事业:救济贫民、布施食物、建教堂、铺路、赠送经典、捐病床,这些都叫做行善,虽有利他,但只是救其肉体,没有利其灵性。这些善事都叫有漏福,何谓有漏福?就是不长久。所送的食物会吃完,衣服会坏,虽然每年红十字会都会去救济非洲的饥民,但是这些还是越来越多,永远无法解决,为什么?这是业力,就是心中贪的种子,浪费食物、衣物的习惯,没有感恩的心,这些业种子使他们受苦,所以他们若没有将这些业种子去掉,永远都要受饥饿的折磨,所以我们捐食物、衣物,只有利他们的身,没有利他们的愚性,这种功德很小,叫有漏福。如一个锅子盛满了水,但是锅子有洞,再多的水,也会流失。
    (三)修禅定:也是小乘法,只是自渡,没有渡他。这种人好静,不喜人群,独善其身。相信在有些国家也是很多这种修行者,在山上修行,自耕自食,离群居。目前在印度还是有很多修小乘法的,他们修苦行,折磨自己,他们认为人的苦是由于多欲,减少欲望就是减少痛苦,所以他们把生存的条件降到最低。有些修行者长年都绕着山拜,走一步就趴在地上拜一下,再走一步又趴在地上一拜,有时绕一圈就是十年、八年,不停的拜,不停的叩,甚至有些一整年都没有洗澡,或有一些一整年都坐在坟墓边禅定,在苦行中训练你的意志力。
    例一:以前有一位修行人,经年都在山洞修练禅定,有一天,另一位修行者要去点化他,就故意拿了一块砖,每天在修行人的面前去磨,每天都如此。日子久了,这位修禅定的修行人感到很好奇问他:「你每天在此磨砖要做什么?」回答:「要磨成镜子。」问:「砖怎么可以磨成镜子?」答:「既然磨砖无法变成鏡子,坐禅又如何能见性?」这位修行人恍然大悟,原来修禅定无法见性。
    例二:泰国有一位和尚修禅定,修到灵魂会出窍,有一天他的灵一直升,升到接近理天,就被守天门的八大金刚挡住了,告诉他:「你没有求道,不能来此。」这和尚问:「何谓求道?」八大金刚回答:「你再回到凡间等一百年之后,大道会普传在人间,那时你可以去求道,灵魂才可以来到理天。」一百年之后,大道普传在人间,台湾的点传师正好到泰国开荒,这位和尚就求道了,当时已经有二百七十五岁的高龄了。
    乙、中乘法
    修行的重点在觉悟,观十二因缘法而觉悟。
    例如:人为何会受苦?是因为造业。为何会造业?因为前世无明,由无明而造业,由业而受苦,所以辟支佛是修十二因缘法而觉悟,不造业,就不会来人间受苦,而得到解脱。
    辟支佛虽已得到解脱,也有渡众之心,不象罗汉只求自我了脱,但是还未达真正菩萨的境界,所以也叫作中乘菩萨。
    丙、大乘法
    大乘法是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大乘菩萨不只是自渡而且渡他,菩萨的心非常广大慈悲,就象太阳无私照耀。他可以感受众生的苦,所以每一位菩萨都发很大的愿,要救渡众生出离生死苦海以达到涅槃。(例如:观音菩萨有七十二大愿,阿弥陀佛有四十八大愿、地藏王菩萨的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们求道时也有十条大愿,愿的目的是一种推动力,让我们在修道过程当中遇到阻碍困难时,能够突破,而达到明心见性。以前真道未降世以前,若是一位修行者要达到菩萨的境界,必须经过三大阿僧祗劫,这是非常遥远的时间,以及很难达到的境界,但是现在在道场中的修道士,大部分都是过去也已经修过的,若是过去没修,现在要来道场修道,是非常困难。过去圣佛曾经来到人间传教,做准备工作,为的就是要等待末后一着,当真道降世时,过去的修行人,五教圣人的弟子,都来转世,求道修道,然后完成果位。

三、结论
    所以当一个人从求道、修道,直到发心渡人,这时已不叫凡人,而叫菩萨,因为我们所做的工作如渡人、亲民、服务、讲课,这些都是菩萨救世的工作,所以称菩萨。但是不是真正的菩萨,而叫做「因地菩萨」。因地就是凡夫位,位子未固定,若遇到考验、挫折、毁谤时,可能会退志,但是若能坚定信心,终身不退者,定入圣位。
    我们现在所修的法门叫大乘法,不只是自渡而且渡他,叫做菩萨行。所以我们修道不只是修内圣,而且还要修外王,例如:渡人(渡人就是救人灵性)、服务、布施也就是行    上帝的义,若是只是修内圣,而没有行功立德,我们的业不会消。业不消,本性无法光明,本性不光明,就无法解脱生死,所以修大乘法要内圣外王齐修。
    最后以师尊老大人慈悲的诗句作为结束。
    诗曰:「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讲义学习》三天三乘法(一)

《讲义学习》前人著

三天三乘法(一)

一、前言
                
                菩萨
理天        辟支佛(缘觉)
                罗汉(声闻)
——————————————————————————
                无色界天(共九地)
                色界天(共十八天)
                                                          {    四王天
                                                          {    忉利天
气天                                                  {    焰摩天
                欲界天                              {    兜率天
                                                          {    化乐天
                                                          {    他化自在天
——————————————————————————
                        天趣
                        人趣
象界                畜牲趣
五趣杂居处    饿鬼趣
                        地狱趣
——————————————————————————
地府

    「〇」,道也。〇本来虚灵一团,混沌初开,一动而生「一」,这个「一」就是〇,无极生太极之初动状态,道既动之后,一化为二,由一理〇分两仪,而有阴阳二气,气之轻清化为天,气之下浊化为地,〇成为万物之母体,阴阳二气既成,二气相交面生三。这个「三」就是阴阳二气相交后所产生的第三者「人」。
    太上老君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二、纲要

(一)三天

    甲、象天
    一切有形象的物质世界,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所有一切人类、动物、植物、山川、河流,这一切有形相的东西都是由物质所组成的,所以叫「象界」,又称为第三度空间。
    我们所居住的世界是很奇妙的世界,是五趣杂居地,也就是说,各种不同灵级的灵都住在这个世界,如:佛、菩萨、魔、天神、人、畜牲,他们共同生活着。在表面上,一样是人的外形,但其灵级不同,思想、言行不同,唯独人间五趣可以同住,所以叫奇妙的世界。
    然而欲界的众生要去色界或无色界,那是待不住的,就如我们住在空气中,若是叫我们住在水中是无法生存的,而鱼生活在水中,若是离开了水就不能活,就象人要到太空中去,必须要穿太空衣,无论是空气、气压、温度,一切条件都要准备得很恰当才能去,而太空人是在「太空衣」中生活,并非在太空中。
    所谓的「趣」就是趋向,我有资格去天堂叫「天趣」,我有资格来人间叫「人趣」,我有资格到地狱叫做「地狱趣」,我有资格去做畜牲,叫做「畜牲趣」。
    就象来佛堂,我有资格来佛堂,表示我们前世有修,今天才有资格来佛堂,否则为何有些人一来到佛堂就头痛、不舒服,回到家就好了;听道理时会打盹,听笑话或是谈闲话或看电视时,精神却很好,因为他的灵级与道不合。
    虽然这世界五趣可以杂居,但是灵的等级还是有分。在人世间有佛堂、教堂、赌场、舞厅、酒家、猪圈。现在我们修道了,我们的灵级与不好的场所不合,所以我们不会去赌场、酒家、舞厅,因为灵级不一样。
    例如:坐火车,有一节车厢可以抽烟的,所有抽烟的人都聚在一起,不抽烟的人就不会去;赌场也是,所有好赌的人聚在一起;舞厅所有爱跳舞的在一起;酒家,所有好色的人在一起。
    现在我们修道了不会去那种地方,因为灵级不一样不去了,将来才能去天堂,我们的灵级才能提升,我们才有资格去天堂。
    乙、气天:欲界、色界、无色界
    (一)欲界天(共六天)
    要往生欲界天,必须修上品十善,不只是停止十恶,而且要修十善。
    下品十善:不杀、不盗、不贪、不嗔、不邪见、不恶口、不两舌、不是非、不妄语。以上十恶不去犯到,谓之下品十善。
    上品十善:不只不去犯十恶,而且要修十善,不只不杀生,而且要放生、救人;不只不要偷,还要布施;不只不要邪淫,还要劝人不邪淫;不只是自己不造口业,还要劝人不要造口业,这叫做上品十善。
    以下来介绍欲界六天:
    四王天
    条件:诸世间人,不求常住,常有善念,但未能舍妻妾的恩爱,道心不长久。
    忉利天
    条件:妻妾恩爱比较薄,对食物也没有食欲。佛陀的母亲就升在此天。
    焰摩天
    条件:在人间动少静多,少欲,心很清净,此天的天人不论休息或工作都没有一点念头,心很清静,身体光明。
    兜率天(又叫知足天):
    因为此天的天人很知足、知止,对于五欲:财、色、名、食、睡知道适可而止,兜率天一昼夜等于人间四百年,所以在那里一年等于人间的十四万四千年,而此天的天寿是四千岁,等于人间的五十七亿六千万年(5760.000.000),其实在佛眼中,人间最长寿的,也只是一弹指光阴而已。
    天上    人间
    一天=400年
    一年=144.000年
    四千年=5760.000.000年
    化乐天
    是个很快乐的天,这里的天神常笑,也让人笑。
    条件:很热心,经常替别人着想,为别人而做,对一切物质看得很淡,对世间的一切欲望,象在吃蜡一样,而且对世间没贪恋。
    他化自在天
    是欲界天最高的天,这里的天神很快乐,也常使别人快乐。
    条件:不仅修十善,而且对世间的一切名利财色都不贪恋、执着。
    (二)色界天(共十八天)
    要去此天的人,必须修禅定,离开淫欲和食欲,因为离开此二欲时,心中会很喜悦,此种喜悦就象世间人挑着重担,忽然放下重担,那种快乐的感觉。此天已没有男女之分、没有身色与舌色,已经超越身、舌二欲。圣经上也说:天上的天使是不结婚的,因为从这一天以上的天神,已没有男女之欲,故无男女之分。虽然放下情欲、食欲,对物质不执着,但是还执着色相(气毛质)。
    例如:有很多艺术家,不看重物质,但是还是余有一些色相,叫做「气毛质」。一位艺术家,其作品可能可以卖到十万元,但是他不卖,或许他会送给一位跟他很有缘的人。
    (三)无色界天(共九地)
    此天无形无相、无声、无色,所以一般欲界、色界的天神以及人鬼都看不到,除非是佛、菩萨才能看到。此天的天神已经超越各天,很清静、很快乐,没有欲望,没有色相的执着,心不会被称、讥、毁、誉、利、衰、苦、乐此八风摇动,此天的天神寿命长远,天寿大约有八万四千劫的寿命。

(待续)